自古便有一个争论:过程与结果哪个更重要?好的结果固然可喜,但并不意味着过程可以不择手段或漫不经心。我认为,无论结果如何,我们都要享受过程,即使陷入绝境,也要勇往直前,信念不止。
淡化结果,享受过程。本已提前出线的中国女排本可避开实力强劲的意大利队,却仍然坚持自己,尽管最后没有获得冠军,但是她们在赛场上享受了与意大利队的对决,享受竞技。没有那么多算计,这样淡化结果,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,值得我们传扬,中国女排虽败犹荣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这样去做,勇往直前,无论结果……
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,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,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和引路人。虽然辅导员的工作是很繁琐的,但是细中见大。辅导员的工作酸甜苦辣皆有之,有时候很有成就感,有时候又很无奈,慢慢地和学生一起成长,希望他们能够在大学里好好地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。
同样一句话,在不同的时候、用不同的语气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,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。当学生非常崇敬你、崇拜你时,你说的话,他会非常重视;而当学生心理根本不接纳你、不认同你、甚至是看不起你时,你说的再多,再苦口婆心,他也懒得听,只是觉得你很烦。而这种尊敬的赢得,可能是通过你不断进取的精神、你的爱心、你的耐心、你的正直、你的豁达、你所表现的自信心、你的一句鼓励的话语、一个到位的点评、一个信任的眼神而得到的。
作为辅导员,经常被同学们误解,不讲面子,不知变通。但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都会被误解的地方吧!因为我们对每个学生都要负责,这种责任又常常让我们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。焦虑的根源是恐惧,学生没有按时回寝,我们会担心他在外面的安全;学生长期旷课挂科,我们会担心他的学业是否能按时完成;学生遭遇新问题,我们会担心他是否经得起打击;学生人际关系糟糕,我们会担心他是不是性格孤僻怪异;学生出现某些心理问题,我们会担心他是否有过激行为……这些焦虑的部分来源还是学生的不理解。
有时候会觉得很挫败,会职业倦怠、会迷茫、会有强烈的无价值意义的虚无感。每每这个时候,我还是鼓励自己,如果我都不够坚定和执着,我都没有激情和信心,我都缺乏正能量,又怎么带给大家正能量呢?只要自己坚持认为是对大家好的,总有一天会有人明白我的苦心。要一直往前看、向前进,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,享受这过程带给我的快乐。勇往直前,无论结果。
下一篇: 教育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稳妥做好20...
